提高和改进健身环境 健身环境应充分利用空气、阳光、山川和水景物等自然条件好的环境,如公园、广场等阳光充足、 空气质量相对比较好的地方。寒冷的季节锻炼会使肌肉和韧带处于紧张状态,易于受伤,需要做好充分 的足准备活动,并防止手脚的冻伤。夏季的炎热会使运动者性情烦躁,加大运动消耗,但可锻炼意志,ballbet贝博 要防止中暑,一般应选择适宜的时间进行锻炼。 室内健身要合理选定健身场地的位置,尽量选择自然通风条件较好的场所作为健身场地,使用绿色 环保材料进行装修、装饰,杜绝和减少室内环境污染;同时,要加强健身房的通风系统,有条件的最好 安装独立的通风设施。 对健身器材定期检测,对已经损坏的存在安全隐患的要及时修理。器材要选择价廉、实用、安全、 合乎人体生理机能的健身器材,保障健身环境的质量。 3.4 发展和壮大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 随着我国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不断追求更新更高生活质量的需要,社会体育指导员作为增进大众体 育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的身体素质、活跃城市文化体育领域的新兴力量应运而生。所以,就必须发展、 培养、壮大专业的体育指导员队伍,使体育指导员首先了解国家关于开展社会体育工作的各项法律法规 及方针政策,提高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第二,当今知识更新速度加快、信息量越来越大,要学会用 新知识和获取的新信息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第三,社会体育指导员不仅要具备与体育相关的知识和 技能,还要具备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提高社会指导员的工作效率和社会效益。第四,社会体育指导员 要面对不同阶层、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种族、不同职业、不同的健身目的与需要的多种人群,学 会组织与管理,有效开展社会体育指导工作。 4 结语 人类需要健康,社会需要健康。健康需要科学、合理的全民健身运动手段。我们应不断研究和分析 全民健身运动存在的各种误区,不断地采取相应的对策进行改进,并且不断地发掘和创立更加科学、经 济、方便的健身环境,提高全体国民的身体素质。在科学正确的健身观指导下,群众健身运动必定会发 展得更好、更快。
全民体育健身运动作为社会文化范畴,已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内容。在一个充满希望、 竞争的年代,在如此高效率、快节奏的社会里,健康的体魄、充沛的精力对于人类来说是宝贵的,它影 响着人们的学习、生活、工作及美好理想的实现。但是,由于我国的群众体育正处于快速发展的初级阶 段,全民健身还不够普及,体育设施有待完善,体育指导员队伍还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全民健身运动 中难免存在某些误区。指出这些误区并正确引导健身者,是发展全民体育健身运动必不可少的。 1 全民体育健身运动的特征、目的和作用 全民体育健身运动对促进人的健康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可以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而且是保 证群众健康生活方式所不可缺少的。与竞技体育运动不同,它可调节并改善人们不良的生活习惯,调试 人们生活中的心理和行为状态,有益于身心健康。全民健身运动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全体国民的身体素质, 强民利国,使国民的体育意识与身体素质能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全民健身运动能使参与者体能增强、 体格健美、个性完美。有利于增强个体对自身的感受,有利于增添人们的生活精力与活力,并能最大限 度促使人发挥各种潜力,从中获取力量,激发增强自身健康的信心。全民健身运动扩大了人们的人际交 往范围,可以通过合作、竞争等互动形式,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互助,有益于建设和谐社会。 2 全民健身运动中的误区 2.1 对健康与亚健康的认识不足 全民健身运动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全民的身体健康,通过访谈、问卷调查我们发现 80%的健身者对健 康与亚健康的认识不足。随着科技进步和生产发展,人类在享受着工业文明创造的日益优越的物质生活 的同时,也面临着“文明病”的严重挑战。 “文明病”使越来越多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即健康和疾病之 间的一种临界状态。所以,在健身运动之前必须对健康有正确的认识。世界卫生组织 WHO 前总干事马 勒博士指出: “健康并不代表一切,但丧失了健康就丧失了一切。 ”1948 年世界卫生组织《组织法》对健 康的定义是“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指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状态。 ”因此健
康是指肌体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动态平衡,是一种身体、精神和社会的完美状态。现代健康理念是 在理解生物学层面的同时,还要把人体健康与社会文化、经济条件、自然环境、人际状态等联系起来, 建立系统的健康观念。因此健康的真正内涵与其说是减少疾病和增强体质,还不如说是追求、探索、建 立适合自己生存的良好生活方式。科学、合理的体育运动是提高生活质量、保证健康的生活方式不可缺 少的,这也是现代科学知识不断普及推广的结果。 对体育锻炼积极性不高,缺乏持续性 根据国内近几年来的研究显示,我国群众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并不理想,通过调查只有 24%的人经常 参加体育锻炼,而且大多数人参加的目的是为打发无聊的时间,随机性强,缺乏锻炼的持续性。运动负 荷偏向轻量化。 2.3 缺乏体育卫生保健知识 2.3.1 健身环境和时间的选择不符合要求。我国在城市化发展中,小区规划体育健身的路径比较少。随 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再加上城市规划中公园设置较少,很多锻炼者就在马路边、高架桥下活动,这些地 方受汽车尾气污染最为严重。室内健身场所也存在噪音、通风不畅、人满为患造成二氧化碳超标,易传 播传染性疾病,对群众的身体是有害的。锻炼时间的选择也缺乏科学性,人们往往选择早上进行锻炼。 由于人的生物规律是早上起来体温高、血压高,而且肾上腺素比平时高出 4 倍,这时进行锻炼是对身体 不利的。经过考证人体傍晚时分锻炼最为有益,身体的适应能力、体力的发挥,也以下午和接近傍晚时 分最佳。 2.3.2 体育健身运动与竞技体育不加区别。竞技体育是以取得成绩为目的的一种比赛游戏, 运动量、强 度比较高,剧烈运动往往会破坏人体内外的运动平衡,加速人体内一些器官的“老化” 和生理功能的失 衡,结果导致人的生命进程缩短,出现早衰。在健身运动时不能盲目追求大运动量,大强度的竞技体育 项目,应当选择适当、合理、有利于身体全面发展的运动方式,达到健身的目的,而不在乎体育运动成 绩的高低。 2.3.3 锻炼后缺乏合理的饮食卫生习惯和营养的补充。体育锻炼可以提高消化器官的功能,使吃下去的 东西更快、更好地吸收和消化。可是,有些长期锻炼的群众,有时竟然也会得慢性肠胃病、低血糖等病。 这是由于缺乏运动时的合理饮食卫生习惯,如:运动和吃饭的时间安排不当,锻炼后大量吃冷食、空腹 晨练、 营养补充单一、 在运动量大的锻炼后没有及时补充含糖量高的容易消化的食物和必要的维生素等。 3 搞好全民体育健身运动的建议 3.1 转变观念促使体育健身运动与健康生活方式的进一步结合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体育健身运动与健康的认识正不断走向深入。1997 年日内瓦第 47 届世界 健康大会上,世界卫生组织与国际奥委会召开联席会议,会议宣布将加强这两个国际组织间的合作,阐 述了一个完整的促进健康的视野,在全世界范围内推动“积极生活——体育为健康”的运动观点。从社 会的历史进程看,体育对人类健康越来越重要,体育正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科 学合理的运动能提高生活质量,保证健康的生活方式,正像一位著名的法国医学家说过: “运动能代替任 何一种药,可世界上所有的药不能替代运动。 ”这说明了体育健身运动又能预防各种疾病。 加强全民体育健身运动的组织和管理 组织水平落后是我国群众体育管理工作落后的关键所在。要突出重视社区体育组织的建设,制定适 应小康社会群众体育发展的制度政策,在城市社区设置和配备专职的体育人员编制,使社区体育管理得 到人事组织保障。要改革我国城市体育的竞赛体制,增加自费为主的群众体育表演和市民体育的比赛比 重。增加城市间、城区间,以及社区间的体育比赛,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娱乐需要。与此同 时,还要拓宽大众体育比赛的国际视野,增加我国群众体育参与国际大众体育比赛的频率。在向世界展 示我国国民体质健康水平的同时,弘扬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使民族传统健身功法在东西方体育交流 中绽放异彩。 3.2 2.2
要:采用文献资料、访谈、问卷调查法,对宁波市社区全民体育健身运动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宁波市全民健身
意识普遍提高,群众体育迅速发展。但是,由于我国全民健身知识、观念还不够普及和更深的理解,全民健身运动中出 现某些健身误区也是不可避免的,分析并发现误区,全民健身运动才会健康良性发展。 关键词:全民体育;健身运动;误区 中图分类号:G80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346 (2009) 04-0118-03
参考文献 [1]林志超.新世纪体育与健康教程[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 [2]周结友.社会资本: 全民健身运动功能的一个研究视角[J].体育科学,2008(5). [3]田雨普.小康社会市民体育的观察与比较[J].体育科学,2008(3).